close

IMG_20200706_093447.jpg
 

  翟山坑道  

位於古崗大帽山下,水道呈A字形的戰備補給坑道。


IMG_20200706_100314.jpg

導航帶我們走了一條非常隱密的路...

途中還遇到牛牛與小牛,天氣非常熱,所以他們也在避暑,看了有點不捨...

107766606_10222918276089342_6002190014232203708_o.jpg

抵達後,會看到大大的岩石上寫著翟山坑道,

還有舊戰車展示,旁邊有停車場可以停。

107027332_10222918272609255_7100492708084789679_o.jpg

進入前,工作人員一樣會要求要登記、量體溫,

上面還有說明提供的服務,像是輪椅這個,我覺得蠻貼心的。

107877799_10222918240528453_8462671748250340728_o.jpg

隸屬金門國家公園,裡面空間很大,

但因天氣炎熱,我們選擇直接去坑道,

不然是可以往左走去沿海步道,可以一窺海上的坑道口樣貌。

106941582_10222918240888462_9156007246257265898_o.jpg

107389971_10222918257208870_1418761460513360445_o.jpg

入口上的標語,

時代不同,但可以想像這些標語在那個年代有一定的重要性。

107860476_10222918259328923_7276748393947002213_o.jpg

進入坑道後有一股涼風吹來,入口處有提供工程帽可以戴,

坑道內部較潮濕也會滴水,一定要注意穿防滑的鞋子。

IMG_20200706_094720.jpg

右手邊就是約民國60年初增建的官兵寢室。

AAG15x0.jfif

取自msn新聞

當年為了活化坑道轉為觀光,因為經費及種種因素,

敲掉了一部分的牆面,上圖是敲掉之前的樣子。

IMG_20200706_094500.jpg

內部已經改建為販賣紀念品的小店。

107714275_10222918241648481_9053939755258589590_o.jpg

往前走沒多遠會看到一幅坑道的壁畫,和通往坑道的門。

IMG_20200706_091846.jpg

岩壁上有坑道音樂節的介紹,

因翟山坑道是一條天然花崗片麻岩所開鑿的坑道,

內部就像是天然的音箱,

所以在民國98年,被選為金門坑道音樂節的最佳地點,

我覺得這個點子真的很棒。

IMG_20200706_094324.jpg

進入門會看到階梯,

這是第一段,往下看可以隱約看到坑道內的水。

107706431_10222918255328823_9183468469052858180_o.jpg

翟山坑道長101公尺,寬6公尺,高3.5公尺,

抵達時,因為都沒有遊客,

我們選擇往內部走,走到坑道的最深處時,其實有點暗,

在國家資料庫找到的老照片裡面,

翟山坑道是沒有圍欄的,因為老照片版權問題是無法貼上來給大家看。

IMG_20200706_092821.jpg

遠處坑道口透進非常強烈的光芒,

還可以聽到海浪的聲音。

107904643_10222918244808560_3258423867103151315_o.jpg

像走向光明一樣,越走光線越亮,

坑道的整片岩壁都倒影在水面上,

就像一面鏡子,蠻壯觀的,

外面的海浪聲波濤洶湧,裡面卻安靜的異常。

107062535_10222918245848586_8721099036791775274_o.jpg

步道的終點處有一個小樓梯,

這裡是圍起來的無法下去喔,

右下角的保特瓶應該是遊客掉下去的,

撿不到,希望大家小心一點,

東西掉下去就撿不回來了,而且還會留下垃圾。

106711066_10222918247608630_5254876813188626831_o.jpg

對面的洞內還放著一些機具,

感覺年代久遠,找了許多的資料,並沒有太多關於翟山坑道的記載,

無法得知當年使用的實際情況,

只知道在戰爭時間,

這個出口是面向著台灣,方便運輸補給用

而內部共可停42艘小艇。

107706428_10222918248448651_8826426161369281294_o.jpg

戰爭結束後,因為泥沙淤積戰備功能減退,在民國75年廢棄。

直到民國87年7月才重新整理對外開放

物換星移,

翟山坑道內平靜的水面已無波瀾,

只有魚兒安靜的優游在清澈的水裡。

107791154_10222918252168744_8043261581711113021_o.jpg

中間就是A字形水道的中間,

海水漲潮時,水應該會淹過步道,

所以有時候翟山坑道會視狀況不開放。

每走一個金門的戰地景點,

就會在腦中不斷拼湊構造出當年場景的想像,

然後找出一些當年的資料去對照,

除了敬佩加上敬佩以外,還感到很多很多的心酸。

107287903_10222918242528503_2789063452660617119_o.jpg

 

當年823炮戰打了20年,

因為金門物資缺乏,需仰賴台灣本島的補給,

但運補物資時砲彈打來都在射程範圍內,

所以在民國50年開挖翟山坑道,共耗時5年完成,

現在裡面投射了許多的燈光,營造出了不同的氛圍。

106462087_10222918253248771_7103928110209635642_o.jpg

不過就是坑道嗎?也許有人會這麼想,

花崗岩是一種不噴出地面,而是在地底下慢慢冷卻形成的岩石,

在全台灣只有金門才有,

在莫氏硬度裡,大理石的硬度介於3~5花崗岩則是6~7,

花崗岩是大理石的3倍,這麼一比較,

就能大概了解這是一個多麼艱困的浩大工程。


107738735_10222918270369199_6445337325350348185_o.jpg

其實在翟山坑道附近有一個大帽山坑道,

鮮少人知道是因為它要進入比較困難,

也必須配合漲退潮才能進入,

不過我找到相關影片時,內容有提到大帽山坑道要關閉了,

目前還在不在不是很清楚,但確定是已禁止再進入,

大帽山坑道裡面也很美,裡面是海水沖積的沙灘,退潮時仍會有積水。

107510496_10222918271489227_5180842560411279787_o.jpg

金門這些年持續的在作戰地的活化,

隨著戰事結束至今41年,

原本軍方管制的區域,已逐漸撤軍,

並一個一個由縣政府或是金門國家公園接手管理。

當年那些緊張氣氛已不存在,

所有曾有的高壓、苦難、分離與哀愁,

希望以後都不要再發生,透過觀光,感謝也感念前人。

IMG_20200706_093308.jpg

註:

在查詢許多資料時,曾經看過一兩篇文章是這樣說的,

當年的國光計畫裡,並沒有翟山坑道這個名字,只有「古塔灣」、「老大帽」、「新大帽」、「鐵壁山」。

研判翟山坑道位置是當年的「鐵壁山」,

而依據國光計畫內容,坑道應該也有用來屯兵儲存能量,為了要一舉反攻大陸之用。

實際上國史館查詢資料,的確無翟山坑道資料,需搜尋大帽山坑道才有。

當年附近的確有一個「翟山連」,這是我蒐集到的資訊,供大家參考。

 

  翟山坑道  


開放時間:08:30 – 17:00(無休,除非天候因素)

門票資訊:免費

固定解說場次:09:00、10:00、11:00、14:00、15:00、16:00

停車場:有

洗手間:有

kbike:有

金門觀光旅遊網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飛 / Evelyn. 的頭像
    飛 / Evelyn.

    且走且學習,我的旅行日記。

    飛 / Evelyn.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